普洱的歷史文化 普洱茶以其集貿中心——普洱地區命名,千百年來,其獨特的韻味享譽古今中外。 普洱興于東漢,始盛于宋,定型于明,繁榮于清。雍正七年(1729年)大清設置普洱府,下轄今思茅和西雙版納地區,并隨普洱茶入貢清政府宮庭受寵而進入發展鼎盛時期。從20世紀70年代,港、澳、臺、日、韓等國掀起的普洱茶熱,到目前的遍尋陳年普洱茶和古普洱茶餅。歷時一千多年,普洱茶的聲譽常盛不衷,聲名遠播,是因為其產地均為高海撥云霧山中,系無污染的純天然茶葉,滋味醇厚,經久耐泡;另由于歷史上普洱縣交通不便,運輸只好靠馬幫,經茶**道外運,為便于運輸,將茶葉制成團、磚、餅等形狀之緊茶,且在越區運輸、儲藏過程中,茶葉產生后發酵,形成了獨特的陳香味和藥用保健功效。普洱茶的區別 普洱茶有古董茶(1938年以前)、印級茶(1938年—1967年)、七子餅(1967年—2004年)等等;并可區分成磚、餅、沱、散等大小樣式。要鑒別普洱茶的好壞,我們可依據“四大要決”,“六不政策”來給予區別。 “四大要決”即“清、純、正、氣”。 清:聞其味道要清,不能有霉。 純:即辯其色,茶色如棗,不能黑如漆。 正:即存其位,存放干倉,不可位潮濕。 氣:即品其湯,回味溫和,不可味雜陳。 六不政策: 一、不以錯誤年代為標準。 二、不以偽造包裝為依據。 三、不以深淺湯色為借口。 四、不以添加味道為假像。 五、不以霉氣倉別為號。 六、不以樹齡葉種為考慮。只要以“四大要決”和“六不政策”為依據,我們就可以選擇優質的普洱茶。 普洱茶的生熟區分 1.生 茶:原茶性、原茶味、利用時間來陳化轉變,越陳越香2.熟 茶:原茶性、已改味,改味就是利用發酵原理,致使生茶之刺激性做適當退化。3.渥堆茶:原茶性、已走味,是利用科學加人為發酵,使生茶之苦澀刺激性快變,達到無刺激性的目的。怎樣品飲優質普洱茶 茶是一種古老且文明的飲料,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及利用“茶”的國家,而今茶已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。品飲優質普洱茶首先應觀湯色:普洱茶品因發酵程度輕重及時間長短而出現不同的水色變化,如果是熟茶品則新茶表現為陳化期短,茶湯水濃,新茶品有未經時間陳化時茶青味道;陳茶因陳化期不足,回味度差,但苦、澀味道已經淡化,感覺入喉順口;而老茶因陳化期足,水性厚,茶質佳,唯回甘生津度不及生茶品強。如果是生茶品,則新茶如**高山茶,茶色淡黃,入口澀感強烈,而陳茶則色如鐵觀音之琥珀黃,入口澀感轉為甘甜,如果是老茶則湯色如棗紅,有如紅蜜色,入口順滑轉為生津,而古董茶,則湯色濃郁且滑口,舌底鳴泉,心曠神怡。 優質普洱茶每次沖泡約需5克,可連續沖泡15回,浸泡時間的長短,直接關系著茶湯中可溶物的量與質,也會直接影響茶湯的品質,經由緊壓的普洱茶,最好先在1-2周之前將其全部撥開透氣,回性醒茶;1-2同后待舊味退去,使新的空氣進入發醇后再置入陶罐或紫砂罐內,普洱茶之原味將會慢慢呈現。緊壓茶如磚、餅、陀茶的沖泡時間可短些,不可與普洱散茶一樣,否則茶湯的濃度太高而不堪入口,當然可依據個人喜好之茶湯濃淡,普洱茶品之生熟,陳期之長短,茶性之強弱,去調整茶葉用量及浸泡時間以求其適口習慣的濃度。 品飲普洱茶除觀湯色,掌握浸泡時間外,聞茶香也是很重要的,普洱茶的茶香有別于**高山茶之清香優雅,新制成之普洱茶香味與**略為相似,只因普洱茶需藉由空氣中之適量水分,來做后發酵之工序,達到越陳越香之效果,所以普洱茶的香氣是茶品本身所含有的芳香物質,歷經陳化時間之長短,倉儲環境之好壞,再經沸水沖泡而散發出的自然氣味;這些氣味吸入鼻腔后喚醒味覺,經由大腦判別香味,判別陳化年份及發酵完整與否的感覺。 最后品飲優質普洱茶還應觀葉底,以手指捏茶葉片,一般以彈性強為佳,表示茶青幼嫩,制造得宜,倉儲良好發酵完整自然。普洱茶的存放方式 普洱茶存放方式多種多樣,實際上只需將茶品置放在干凈通風處即可,“人可住茶就可以放”。不要讓太陽直接照射,不要置放在冰箱里,不要放在密封、真空罐,更不要將茶品裝箱密封置放固定不通風處,越陳越香需在干凈的處所,方能達到真正效果。 |